• <rt id="csw2u"></rt>
  • 中國大陸地區 簡體中文 客戶服務 021-31115678

    新聞資訊

    news center

    半筒靴的故事之內聯升百年傳奇:從定制朝靴到給毛澤東做鞋
    文章來源:安邦實業發布時間:2023-02-18閱讀次數:
    摘要:1992年年初的一天,內聯升接到一個電話,要求訂做一雙手工皮便鞋。不久,一雙鞋碼為37.5號的皮底皮面小舌鞋穿到了鄧小平的腳上。當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鄧小平穿著這雙鞋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期間,鄧小平擲地有聲向世人宣告:“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于試驗,不能像小腳女人一樣??礈柿说?,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div>

    半筒靴的故事之內聯升百年傳奇

    ——從定制朝靴到給毛澤東做鞋

    1992年年初的一天,內聯升接到一個電話,要求訂做一雙手工皮便鞋。不久,一雙鞋碼為37.5號的皮底皮面小舌鞋穿到了鄧小平的腳上。當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鄧小平穿著這雙鞋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期間,鄧小平擲地有聲向世人宣告:“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于試驗,不能像小腳女人一樣??礈柿说?,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span>


    “爺不爺,先看鞋?!毙子辛藙?,臉面便增光。老北京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頭戴馬聚源,身穿瑞蚨祥,腳蹬內聯升。如今,走在商鋪林立的北京前門大街,不經意間轉入大柵欄34號,便來到了內聯升總店。一層、二層金字招牌上的“內聯升”三字分別出自張愛萍將軍和郭沫若的手筆。描金彩繪的店面,琳瑯滿目的布鞋、繡花鞋,熙熙攘攘的顧客……讓人回味起內聯升近160年來的繁華與滄桑。


    為溥儀定做登基龍靴


    1853年,正值太平天國建都天京(今南京)。當年,在一陣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中,內聯升于北京東江米巷(今東交民巷)開張了。創辦人趙廷為天津武清人,他14歲便到京城東四牌樓一家靴鞋店做學徒。順利出師后,趙廷從一位宮廷官員那里獲得了一筆八千兩白銀的“風險投資”,加上自己此前的兩千積蓄,他開始了掌柜生涯。


    與諸多老字號一樣,內聯升沿襲了前店后廠、自產自銷的經營模式。幾經分析,趙廷把目光鎖定在了那些“坐轎的人”身上,他決定先給達官貴人定制朝靴:朝靴顧客群穩定、消費能力強,一雙售價50兩白銀,除去原料及制作成本,利潤依然可觀。


    單從“內聯升”這塊招牌名就不難看出趙廷的良苦用心?!皟取狈褐复髢?、宮廷,與“聯升”合起來,意即穿了內聯升的靴子定可連升三級、青云直上。這些吉祥的寓義頗合官員們升官的心理。


    除了字號中聽,要想讓消費者掏腰包,更主要的當然是靠貨真價實、物有所值。趙廷花大價錢從南京買進質量最好的黑貢緞,這種緞子色澤烏亮,經久不起毛。內聯升朝靴靴底有30多層,但厚而不重,如果沾上浮土,用大絨鞋擦輕輕刷打,鞋面重新烏黑閃亮。穿上內聯升牌朝靴,腳感舒適、輕巧,走路無聲,既顯莊重又有氣派,一時皇親國戚、達官貴人頗為追捧。洋務大臣李鴻章、兩廣總督劉長佑、恭親王奕等先后都成了內聯升的主顧。宣統皇帝溥儀在太和殿登基時穿的龍靴,也是內聯升做好后送到內務府的。


    中國最早的“客戶關系管理檔案”


    三品以上的大員如果要定制朝靴,很少有人親自光顧店鋪,他們往往叫內聯升的人到府上為其量尺試樣。顧客一多,趙廷多了個心眼。他把王公貴族、大吏要員的靴鞋尺寸、式樣、個人愛好等逐一登記在冊,幾年下來,匯編成了一本《履中備載》。


    作為有據可查的中國最早的“客戶關系管理檔案”,《履中備載》已被編入不少高校MBA課程案例庫。憑借手中掌握的VIP客戶資源,內聯升很快站穩了腳跟?!堵闹袀漭d》所體現的“會員”制度,內聯升一直沿用至今。顧客只要在內聯升定制鞋子,相關信息會輸入電腦數據庫,下次需要時直接調用腳碼等數據即可。


    《履中備載》甚至成了官員們的“敲門磚”。不少小官吏、舉子士人為謀得一官半職,在逢迎達官顯貴、“恩師”等關鍵人物時,常常到內聯升打聽上司的“足下之需”。他們不惜花重金定制幾雙朝靴送禮,以示孝敬心意。連自己穿多大尺寸的鞋碼都知道,受禮者自然對來者另眼相看。一旦如愿,那些得到升遷或重用的人,回過頭來又成了內聯升新的顧客,一些官員還把能在《履中備載》留名視為榮耀。


    一次突發的“事故”再次令內聯升名聲鵲起。1891年,慈禧身邊的大紅人、朝廷內務府總管李蓮英偶然聽到有人說內聯升“造假”,立即派人前往稽查。趙廷當眾搬出切刀,任內務府的人隨意切開朝靴勘驗。一連隨機抽取查看了十余雙朝靴之后,并沒有發生傳說中的造假事件,內務府人只得回宮如實稟報。


    這次成功的“危機公關”轟動京城,東北、天津、上海等地大商號聞訊紛紛前來定購朝靴。趙廷乘勢在天津、大同、青島等地開設分號,并同時開始嘗試多種經營,除了“伺候好坐轎子的,也得想到抬轎子的”。內聯升設計出“轎夫靸鞋”。這種鞋柔軟吸汗,走起路來虎虎生風,很受轎夫、車夫喜愛。老舍筆下的“駱駝祥子”就愛穿這種鞋,這也是習武中人的裝備之一。為了區分市場,內聯升特地在北京開了萬盛齋,給“抬轎子的人”做鞋,內聯升繼續給“坐轎子的人”做靴,天津分號則以做繡花鞋為主。


    千層底布鞋“俘獲”民國上流人士


    時局的動蕩沖擊了內聯升迅猛擴張的勢頭。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一把大火燒毀了東交民巷,內聯升只得遷往燈市口西街奶子府(今乃茲府)另謀出路。


    剛恢復元氣,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軍閥嘩變,京津一帶一片混亂。內聯升沒能幸免于難,趙廷為此憂憤而死。其子趙云飛接手產業后,把店鋪遷至前門外廊房頭條重新開業,并在北火扇另立制鞋作坊。


    清王朝覆亡后,朝靴市場急劇萎縮,內聯升因時而變,瞄準了當權新貴、軍閥政要、文化學者等新興群體,推出禮服呢面和緞子面的千層底布鞋。在選材上,內聯升鞋面用的禮服呢從美國進口,千層底包邊的漂白布則用日本的亞細亞牌,這在當時是最好的選材。民國初年,一雙緞面鞋賣三塊大洋,值三袋洋面,一般人舍不得買。而內聯升的小牛皮底禮服呢圓口鞋,一經推出迅速成為上流人士的時尚選擇。


    因多年兵荒馬亂,解放前夕,一路磕磕碰碰的內聯升處在了破產邊緣。解放后公私合營,百年老字號納入了國營企業,開始生產女鞋、解放鞋,其總店最終落戶今大柵欄街34號?!拔母铩逼陂g,內聯升一度更名為“東方紅鞋店”、“長風鞋店”,并開始生產皮鞋,非自產鞋也列入了銷售范圍。


    制作技藝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世事變化無常,內聯升精工細作的制作工藝卻一直流傳了下來。這可謂內聯升真正的品牌DNA?!皟嚷撋拥撞夹谱骷妓嚒币驯涣腥雵壹壏俏镔|文化遺產,年近花甲的何凱英是其第四代傳人?!白龀梢浑p鞋不難,做好一雙鞋就非常難了?!痹诤蝿P英看來,內聯升做鞋有幾個必備條件,除棉、麻、毛、絲等天然材料外,手工納制的千層底、手工绱鞋不可或缺。據介紹,從切底、包簽、圈邊到納底、緝口、绱鞋,內聯升一雙鞋要經過90道工序,使用工具達40種。


    光是納鞋底,就需花費一個熟練工人3天左右的時間。做鞋師傅“一坐三道彎”,腰、脖子、腿長時間彎著,一天下來,非常辛苦。納底時選用產自溫州的上等麻繩,錐鋌要細,針腳要密實勻稱,不管橫看、豎看、斜看,都得呈一條直線。一雙最普通的平針“千層底”需納制2100針,十字底就是4200針。


    鞋底納好了,先要經過80度左右的熱水蒸制。制鞋的主要污染物是膠水,內聯升粘鞋底用的是高筋粉調制的糨糊,即便人吃了也沒有什么傷害。高溫蒸制車間,彌漫的都是熱氣騰騰、蒸饅頭的味兒。加熱后的鞋底用棉被包嚴熱悶,再用木錘錘平、整型、曬干。經過這些打磨,內聯升的鞋才會看起來平整、不走樣,穿著柔軟、不起毛,并且透氣、吸汗、養腳,也就有了“精氣神”。早在民國年間,內聯升便在國家級展會上獲得“各類鞋一等獎”、“靴鞋一等獎”等。


    何凱英如今已收了三個徒弟。在拜師會上,他給弟子們傳授了內聯升延續一百多年的“五為”師訓:“工必為之純,品必為之精,業必為之勤,行必為之恭,信必為之誠?!?/span>


    為毛澤東、鄧小平等領導人做鞋


    內聯升王文林師傅曾為很多國家領導人做過鞋。據王師傅回憶:毛澤東腳肥大,要穿41.5——42號的布鞋,內聯升后來制作了毛澤東生前常穿的一個款式,作為毛主席紀念堂里的陳列鞋,同時被國家博物館收藏。領導們買鞋一般一次定制兩雙,周恩來卻每次只做一雙,穿壞再做,千層底小圓口布鞋是總理的休閑鞋。郭沫若不論單鞋、棉鞋都到內聯升來做,他還特意給內聯升留下墨寶:憑誰踏破天險,助爾攀登高峰。


    陳毅元帥到內聯升定做鞋子時,不讓用從美國進口的禮服呢作鞋面,而采用中國自產的沖服呢。陳云右腳的大腳趾稍有些上翹,穿一般鞋會頂得不舒服。王文林每次都是親自帶著做好的鞋讓陳云先試穿,回來后再作修改。胡耀邦穿的布鞋也由內聯升定做。


    鄧小平同樣喜愛內聯升的手工布鞋和縫制的軟皮底鞋。1992年年初的一天,內聯升接到一個電話,要求訂做一雙手工皮便鞋。他們很快按要求做好了鞋子。不久,一雙鞋碼為37.5號的皮底皮面小舌鞋穿到了鄧小平的腳上。當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鄧小平穿著這雙鞋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期間,鄧小平擲地有聲向世人宣告:“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于試驗,不能像小腳女人一樣??礈柿说?,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编囆∑綄嚷撋男軡M意,曾委托家人給做鞋師傅送來一箱其家鄉產的沙田柚,以示感謝。


    香港回歸前夕,內聯升特地為鄧小平制作了一雙黑色的皮便鞋,希望他能穿上這雙鞋,如愿踏上回歸后的香港土地。不幸的是,鄧小平沒有等到這一天就逝世了。內聯升將這款“未能送出的鞋”取名為“小平式”,此款鞋后來被國家博物館收藏并頒發了證書。


    此外,京劇表演藝術家袁世海、梅葆玖,相聲大師侯寶林等人也鐘情內聯升的千層底禮服呢男式小圓口布鞋。武打演員成龍在多部電影中均著內聯升的千層底小圓口布鞋,小圓口布鞋于是又有了“功夫鞋”的別稱。


    內聯升布鞋不僅在國內家喻戶曉,在國外也有不少擁躉。朝鮮領導人金日成、越南領導人胡志明,就連美國前總統老布什,不時也秀一下他們腳下的內聯升布鞋。


    2001年內聯升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時,200多員工全體持股,在內聯升干了近30年的程來祥出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內聯升從此步入中興快車道。2006年,內聯升被授予“中國布鞋第一家”榮譽稱號;2010年,內聯升銷售額達7000萬元,而今年上半年布鞋銷售已近30萬雙,內聯升400多個網點遍布國內各大中型城市。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010年,內聯升授權日本國際友好藝術公司在日本以網絡銷售形式經營其產品,開始試水國際市場。


                          摘自《文史參考》2011年第23期作者:劉火雄



    上海安邦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微信掃一掃,關注安邦
    關 閉
    9|18禁止午夜福利体验区|免费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网址